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

【我對這世界的渴求阿揉合在對死亡的好奇之中】

形理論認為,愈不想要當自己,愈是會停留在原地無法改變。 Beisser(1970)表示,人們不太可能因為做了什麼不一樣的事,就使自己得以改變。根據他這種弔詭理論,認為在當個人體悟出原來所希求的改變,竟是緣木求魚時,改變即能發生。』--《諮商與心理治療 》


我,希望在自己所喜愛的事物間消耗殆盡。


但是到了那時卻什麼都沒有。


累了,就不愛,卻也不能反過來,無論如何都...
不願為自己活著的方式道歉,唯有這樣才有力氣活著,心高氣傲卻血肉沾黏,如果青春時可預見多年,還得那些憧憬狂亂嗎?越是仰賴愛慾橫越支配,反作用力便越顯猖獗,人生在反覆的街道間穿越,差別只在有沒有睜開眼。


在群眾之間關照人性醜惡的癥結,說是醜惡卻感到可憐,在那些痛乏的片刻間愛和嫌惡鑄成銅板的兩面,我們同樣困在一班動彈不得的列車裏面,相互依存又剝奪對方的氧氣,倘若在那個覺察的點,放棄可會是解脫的愉悅?


但是那樣的時候一再的來臨,直到疲勞的折磨讓思考或抉擇都顯得困難無比,然後就把自己都丟了,惡意像掀你巴掌的雨點,淋上一身的無助,驚愕中就忘了我是誰。






*1) 格式塔學派主張人腦的運作原理是整體的,「整體不同於其部件的總和」。例如,我們對一朵花的感知,並非純粹單單從對花的形狀、顏色、大小等感官資訊而來,還包括我們對花過去的經驗和印象,加起來才是我們對一朵花的感知


*2) 完形(Ganzfeld),源自徳文,原意為 (dynamic wholes),指的是沒有輪廓的視區,就像置身在濃霧裡,什麼物體都看不見的狀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